日本神社

                 

       日本的天皇信仰起源於日本傳統文化中的神祇信仰。神祇信仰在日本古代神會具有相當的普遍性,很少有哪個民族像日本民族那樣善於 造神和虔心敬神。神秘莫測的自然現象如風、雨、雷、電自不用說,就連一些自然覺,大到高山,小到蟲蚊,都可以被賦予一定的"神格"而受到頂禮膜拜。在眾多的自然神中,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神更是受到格外重視。比如太陽神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太陽養育萬物,被看做是豐收與希望的象徵,又由於它位於中天,至高無上,因而又被視為權威與力量的源泉。

      隨著日本古代國家的逐步統一和古代王權的確立,日神崇拜逐漸與君權結合在一起,太陽被奉為完成統一的氏族首領的祖神和守護神,對日神的祭祀、祈禱和溝通逐漸成為他們的奉職。此外他們還掌握其他祭神乃至祈雨等有關國利民安的原始宗教性活動。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下來。古時每年在固定的時候,天皇都要登上山坡、丘陵等高地,遍視國土,祈求國泰民安、五谷豐登,這種儀式叫做"國見"。還有一種叫做"鎮魂祭"的儀式,最能說明在舉行儀式者的心目中君主與日神之間的關系。在日本君權與神權不是分開而是同一的,君權即神權,神人一體,祭政合一。

      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對日神和天皇的崇拜。日神不僅被視做天皇家族的祖神,而且被奉為主日本的主神和國土神。天皇不僅僅是權力的代表,還同時代表著民族的統一和最高利益,因而他具有超乎一般國家君主的特殊權威。他"至高"、"至尊",但同時卻不一定"至強"。不論是誰只要沒得到這一最高權威的認同,哪怕是形式上的就不具掌握國家最高權力的資格。這就是為什麼在日本歷力上延續了幾百年的武家政權一定要堅持把自已的代表人物稱為御封"征夷大將軍",甘願屈居天皇權威之下的臣屬地位而不去直接取而代之的原因。

      祭奉天皇和日神的伊勢神宮自建立以來,一直被視為神聖之地而受到頂禮膜拜。日本歷史上不止一次出現過對伊勢神宮的全國性大規模集體參拜。中世紀末期,隨著伊勢信仰的普及,集體參拜次數有增無減,甚至出現了"不去神宮者不能算為人"的說法,到了近代每次參加人數達二三百萬之眾。參拜者或乘船騎馬、或徒步而行,扶老攜幼,不遠千里,從全國各地趕往伊勢神宮。沿途村鎮多是免費提供食宿、路費,形成了日本民族歷史上特有的宗教奇觀。

 

 

 

  • 神社與神道教

      「神社」,指的是舉行神道儀式,進行祈禱、祭祀的木造社殿及相關的附屬建物、社地等;不但是日本「神道教」藉以展現宗教意義與政治道德的實際建物,也是文化與權力的象徵。完整的神社建築,通常包括神殿、拜殿、鳥居、手水舍;規模較大的神社,還包含足以表現莊嚴氣氛的廣大社地及樹木,甚至權殿、幣殿、御饌殿、祝詞殿、舞殿、神樂殿及社務所等相關設施。
    所謂「神道教」,原是屬多神系統的日本傳統宗教信仰,祭拜山川神靈或氏族保護神。在日本國家體制漸趨完備的過程中,神道神亦成為全體國民參拜的神明。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為塑造以天皇為國家統治中心的天皇制國家,積極扶植神道教,除重視其宗教性外,並賦予國家儀典的政治性質。

  • 神社的分類與等級

         自古以來,日本的神社即有「天社」、「國社」之分。明治4(1871)年,日本宣布「神社為國家祭祀」、展現明治國家神道「國教化」立場後,發展出「社格」制度、編排神社位階,以進一步確立國家與地方在宗教上的秩序關係。
  社格制度的編排,使神社基本上可分別為「官社」與「諸社」。官社有「官幣社」、「國幣社」兩種,又各自分別為上、中、下三等;明治6(1873)年,加列「別格官幣社」。官幣社由皇室奉獻帛料,國幣社則由政府的國庫支付。奉祀皇祖神天照大神的伊勢神宮,因定為「國家總鎮守」,所以被賦予超越一般社格的地位。諸社可分為府、縣、鄉、村等層級,由各府、縣、市、町提供帛料。此外,還有一些神社屬於不具社格的「無格社」。

 

 

 

 

(本文摘自--"日本文化與現代化",湯重南等著,遼海出版社)

 

     

 

 

 

 

 

 

 

 

 

 

 

 

 

 

 

 

 

 

 

 

 

 

 

 

 

 

 

 

 

 

 

 

 

 

首頁 | 茶道 | 武士道與劍道 | 神社 | 流行社會 | 泡湯 | 科技化| 旅遊